深度解读上海发展智能制造的十大障碍

来源:三思派阅读:

  
  障碍七 公共基础设施条件严重滞后
  
  1.供给侧公共基础设施条件落后
  
  长期以来,各方面都在大力推动消费互联网的发展,而针对智能制造的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亟需从供给角度为智能制造生态系统建设提供更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条件。在对企业对政府政策的需求调研中,21%的企业希望政府“确立智能制造发展战略,推动设备和基础设施共享,采取多种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参与”;13%的企业希望政府“采取多种融资渠道,创新运营模式,超前建设由网络和云应用为基础构成的整合制造业的制造网络”;13%的企业希望政府“牵头组织智能制造企业联盟,并给予资金支持”;10%的企业希望政府“牵头组织智能制造官产学研联合组织,就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加强研究成果推广”;10%的企业希望政府“加大财政投入,通过专项资金支撑推进机构、创新网络的设立和重点项目开展”。
  
  2.前瞻性基础技术的公共供给不足
  
  与卫星通信、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终端相关的基础技术的水平是智能制造生态系统形成和发展的技术基础,政府投资于这些基础技术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以公共品或半公共品的方式提供给企业,能够有效弥补企业基础研究力量不足的缺陷,提高企业普遍的技术水平。目前上海这些方面的研究力度需要加大,其成果的应用形式需要从制度上加以重新设计。
  
  3.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系统尚未形成
  
  目前上海已经有若干国家级智能制造平台,例如国家机器人监测与评定中心、国家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智能工厂(车间)通用技术标准与试验验证平台、智能制造工业云、大数据标准试验验证平台等,但由于这些平台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对智能制造生态系统发展的作用还没有体现出来。项目组建议在平台建设之初就考虑这些平台如何打造便宜、便捷地为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服务的能力,让更多的企业以更低的成本使用这些平台。
  
  4.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待加强
  
  智能制造涉及很多软件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知识产权保护情况是软件服务类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被调研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一致认为,智能制造行业商业环境亟需改善的方面有“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需要政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法律”。
  
  障碍八 通过国际合作加快技术扩散的机制严重不畅
  
  2015年8月上海发布了《关于上海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助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在“主要措施”中提出,要“发挥开放优势,深化对外合作”,“鼓励跨国公司、国外机构等在本市设立智能制造研发机构、人才培训中心和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支持本市有条件的企业并购国内外具有研发实力、核心技术的智能制造专精特新企业”。实际上,被调研企业集团已经收购了一家日本射频识别企业,以加快该集团进入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力量。本项目负责人楚天骄在对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技术扩散的研究中发现,本土的相关技术水平越高,获取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技术扩散的能力越强,跨国公司也越愿意在东道区域设立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因此,如果上海本土的智能制造相关技术力量薄弱,仅寄希望于从国外企业尽快获取领先的技术是不现实的。当前亟需在加强本土相关技术研发的基础上,设计有助于技术扩散的合作机制,避免出现“让出了市场,技术还是学不到”的困境。
分页:12345
本文链接地址: www.machine35.com true 中国机床网 http://www.machine35.com/news-2016-29773.html report 深度解读上海发展智能制造的十大障碍_第4页资讯由中国机床网分析预测频道提供。中国机床网专业提供智能制造等方面的资讯,是机床商人获得智能制造信息的最佳网络平台。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分析预测频道
文本标签:智能制造
文章来源:三思派
声明:
如果您有机床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欢迎联系本站编辑。投稿邮箱 waker@machine35.com
凡本站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站所有,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和链接。
本站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版权、作者署名权和其它问题,并非出于本站故意,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
暂无此栏目相关资讯
    暂无推荐图片资讯
搜索 更多
推荐产品 更多
暂无推荐产品
推荐企业 更多
暂无推荐公司!
热点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