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上海发展智能制造的十大障碍

来源:三思派阅读:

  
  障碍九 政府促进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手段严重短缺
  
  1.重视制造环节信息化,对转型和创新领域信息化重视不足
  
  制造环节始终是上海推进“两化融合”乃至“智能制造”的重点领域,而对研发设计、管理营销、产业链整合、平台建设等服务环节信息化以及通过信息化实现企业模式创新和产业创新上政策力度不大。
  
  2.重视大企业信息化,中小企业信息化重视不足
  
  由于上海经济构成中大型国有企业比较高,而且大企业的“两化融合”推进工作容易找到抓手,因此,政府相对更为重视大企业的“两化融合”,而对中小企业“两化融合”推进力度和投入资源不足。
  
  3.行业管理体制跟不上技术创新步伐
  
  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创新日新月异,产业管理体系明显落后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同时,政府常常以管理传统产业的方法来管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扼杀创新。
  
  4.推进产业在网络上集聚的力度不够
  
  相对而言,政府更加重视产业园区等要素和产业在物理空间的集聚,而忽视了通过网络平台推动各类产业和生产要素在虚拟空间上的集聚。这一政策导向致使上海的产业园区比较发达,而平台经济发展不足。
  
  5.政府资金支持模式效果欠佳
  
  当前,促进企业发展智能制造仍然以政府投资、奖励、配套等方式推动,而政府的扶持资金并未激发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的跟进,使得政府资金支持的效果大打折扣。按照上海自贸区在政府监管方面引入的“中性竞争原则”,这种政府资金支持模式也需要做出改变。
  
  障碍十 对DT时代的文化内涵挖掘严重匮乏
  
  1.企业文化需要更加开放
  
  上海企业的创新多属于渐进性、改良式创新,突破性和颠覆性创新少。在制造业领域以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新一轮智能化产品创新浪潮中,以及服务业领域以互联网金融、O2O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智能服务创新浪潮中,上海都未能实现率先突破,发挥引领作用,这将使上海在智能制造发展中处于后发的、被动的、追随的地位。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直接导致以集中控制为主的IT时代向以激发生产力为主的DT时代的演进。企业必须认识到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的建设,是对人与机器的关系、企业边界内外的关系、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企业内部不同层级之间的关系、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等方面的重新界定,必须有更加开放的文化,主动适应这些变化,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目前,海尔、华为等企业已经率先在通过建立开放型小微经营体、协同化自决策机制等方式,推进企业组织模式去中心化变革;美的集团推出针对核心管理团队的合伙人持股计划及对业务骨干的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鼓励在美的集团内部形成创业型团队,这些都是企业主动应对互联网时代挑战的重要举措。
  
  2.政府文化需要更加包容
  
  互联网时代,单一平台是没有竞争力的,对企业是这样,对政府也是这样。政府应鼓励各种平台的存在,并主动与这些平台共享资源,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幅度降低城市的商务成本,吸引更多的创新资源在城市集聚,并源源不断地产生创新。
  
  3.社会文化需要更加多元
  
  多元文化的社会更有活力和创新性。人们对外来人口、外来思想、外来文化的接受程度,对不同意见和不同生活方式的容忍程度,对创业和创新精神的鼓励和对失败的宽容,都有助于提高社会的多元性,为创新提供更适宜的“土壤”。
分页:12345
本文链接地址: www.machine35.com true 中国机床网 http://www.machine35.com/news-2016-29773.html report 深度解读上海发展智能制造的十大障碍_第5页资讯由中国机床网分析预测频道提供。中国机床网专业提供智能制造等方面的资讯,是机床商人获得智能制造信息的最佳网络平台。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分析预测频道
文本标签:智能制造
文章来源:三思派
声明:
如果您有机床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欢迎联系本站编辑。投稿邮箱 waker@machine35.com
凡本站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站所有,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和链接。
本站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版权、作者署名权和其它问题,并非出于本站故意,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
暂无此栏目相关资讯
    暂无推荐图片资讯
搜索 更多
推荐产品 更多
暂无推荐产品
推荐企业 更多
暂无推荐公司!
热点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