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案例揭示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现状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阅读:


  思考之一:主流企业步入“大而全”经营模式
  
  受“GDP论英雄”的思想影响,也受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因素的传承,中国主流机床工具企业步入“大而全”的经营模式。
  
  沈机集团、大连机床集团等企业是“GDP论英雄”时代产物的代表,而国外知名的机床工具企业走的是中小型“专、新、精、强”的路子。如进入世界前十强的DMG集团,由3家著名的企业Deckel、Maho、Gild鄄meister重组而成,每个企业也就是三四百人。
  
  笔者几十年前曾多次访问过瑞士高精度镜面磨床制造企业Studer公司,也不到三四百人。由于瑞士土地十分金贵,仅有一座四层楼的厂房,装配车间设在四层楼上,四五十年过去了,Studer公司仍雄踞世界第一。
  
  最近遇到一位刚从瑞士考察过Studer公司的机床专家说,现在仍然是这样生产格局,还是在四楼上装配,但技术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从手动、半自动、自动、数控,到磨削中心,一步一个脚印发展。
  
  为什么他们产品的含金量这样高呢?赢得包括中国用户甚至是机床企业作为用户在内的世界用户的最高忠诚度,我国知名的机床企业就用Studer磨床磨削主轴,质量就是好,成为一张王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精密机床会战”中,北二机就以Studer外圆磨床为追赶目标,研发成功加工圆柱度达到1~2微米,光洁度达到14级的MG1420高精度磨床,尤以高精度坐标镗床著称。五六十年过去了,有的已成为人们的记忆。现在为什么有些方面不如过去了,为什么好的工艺、好的传统没有很好地继承?
  
  我国台湾地区的机床工具企业也是走发达国家的路子,因而竞争力也十分强。笔者请教教授、专家、企业家思考。机床工具行业主要是多品种单件、小批、成批生产,有没有自己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这种“大而全”经营模式的治理结构与治理能力是不是也出了问题。这决不是说不要GDP的增长,但不要“以GDP论英雄”,不同行业有自己不同的发展规律。目前机床工具行业结构的改革面临十分困难的境地,从人们的指导思想、人员构成,到经营模式已经固化了,人的积极性发挥不了,改革“推手”在哪里?
  
  思考之二:人决定着机床工具行业的兴衰
  
  人,特别是领导人员的指导思想与素质,决定着机床工具行业的兴衰。
  
  目前,机床工具企业的工艺装备比过去好多了。托上世纪“精密机床会战”的福,给“十八罗汉厂”每家配备了一台瑞士Dixi卧式坐标镗床,放在工具车间,成为各企业的看家宝,延用到现在。退休后笔者曾到大连机床集团考察,了解到在文革期间,工具车间曾经起火,殃及Dixi卧式坐标镗床,后来经各兄弟厂协助修好了,目前还在使用。
  
  其转台调头后加工孔的同轴度还在0.01mm左右,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原来Dixi卧式坐标镗床的操作工人精心维护、精心操作的经验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好马要有好骑手,才能发挥威力。见物思人,笔者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现在企业有很多大学毕业生、硕士生、博士生,技术队伍比过去大大增强了,CAD三维设计等先进方法成为设计人员的常用工具,早就淘汰了画图板与丁字尺,研发能力可说是飞跃式的发展与提高,十分可喜。
  
  笔者回忆起上世纪60年代与行业的同仁们共同战斗的岁月。
  
  举一个例子来说,现在上海机床厂的工程院院士周勤之同志时任上机试验研究室主任,他的学历并不最高,但水平很高,提出在当时十分超前的建议。如用磁带分频代替传动链,使工件的速比可任意变化,这对蜗杆砂轮磨、齿轮加工机床有革命性的意义。
  
  今天由数控就把问题解决了,他的梦想也实现了。他手下有一大批从事机床、液压件、电控电子等方面的技术人员与技师,我称之为“四大金刚”,人人都有绝技,能“文”能“武”,大多是老工人出身,一直就读于夜校深造,风雨无阻,虽然过去文化水平不太高,但现在英文水平已不低,思想活跃。
  
  其中,磨工技师张梅华(后任上海第三机床厂厂长)长期研究超精磨削工艺,取得很大成功,后来在这基础上,设计研发成功MG1432高精度外圆磨床,它具有今天所说的“自主知识产权”,变为上机主导产品之一。当然现在已有不少改进,并且数控化了。由于当时的历史情况,上海机床厂“7.21”大学(相当于现在的高职)培养了一大批这种人才,奠定了上海机床厂作为“明珠”的地位。现在进入21世纪了,好像找不到这种影像了。
  
  作为工作母机的机床工具行业与IT行业不完全相同,它需要依赖长期的经验累积而发展。因此没有一大批像周勤之、张梅华这样的科技工作者,没有一大批拥有技术诀窍的关键工种的技师与调试技师(目前装配工连刮研也不会,部件与部件的接触刚度怎样保证),又如何保证精度的一致性?
  
  赶超世界水平成为一句“空话”。
  
  再看看国外机床厂,关键工种及装配调试技师都是50多岁以上、怀有绝技的老技师,我们呢?早就退休了或转岗了。这是人才的极大浪费,机床行业没有几十年的经验教训是培养不出一个合格的技术人员与技师的!
  
  企业的领导者、决策者对一个机床企业的兴衰起决定性作用,或由于个人自满,或不了解市场需求,或名利思想作祟,或由于某些抗拒不了的诱惑,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或不能知彼知己,正确评价自己企业的优点与软肋,造成决策错误,一失足成千古恨。
  
  如前面所述改革开放以后沈三的破产,济一与南京机床的消沉,现在齐一(齐重)、齐二又面临困难,杭机的分裂。最近报纸上报道:很好的一个金方圆,企业主出售给通快(Trumpf)控股72%而变现等。从这些现象看来,都有领导者的责任,甚至有一些企业在面临困难的情况下,还在错误决策上前行。在中国有“人治”传统的国家中,企业兴也是一把手,败也是一把手,不知对否?

  思考之三:功能部件薄弱造成基础不牢
  
  机床行业中存在企业及产品结构失衡的问题,重主机轻配套;重数量轻质量;重“面子”轻基础;重硬实力轻软实力等。有的同质化严重,有的又有“空白”;这些问题没有解决,也很难解决。
  
  目前政府领导及企业尚无紧迫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主机厂所用的配套件、功能部件在国内都能采购到全球著名企业生产的产品。而国内生产的功能部件企业数量本来很少,竞争力薄弱,因此难有威胁感,这是一把双刃剑。
  
  由此也为用户发展专用数控机床创造了条件,因用户熟悉使用工艺,它们发展的专用数控机床实用,性价比高,富余的功能都去掉。如山东滨州活塞厂,下面有一个专门制造数控机床的专业制造分厂,才有二三百人,年销售额3000万元,生产活塞的专用数控生产线三分之一自用,三分之一内销,三分之一外销。又如常熟轴承厂,根据需要生产轴承环粗精加工的数控车床,为了排屑容易,主轴在上倒置,效果很好。
  
  美国Timkin在华的独资轴承厂,全部采用这种专用数控车床。其他如东方汽轮机等企业也研制生产了专用数控车床。功能部件的专业化生产,为用户制造机床提供了方便,这可能是一个趋势,机床行业又增加了一个竞争“对手”。客观上又为机床工具行业填补了一个空白。
  
  功能部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数控系统及其伺服驱动装置,在我国机床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几起几落。五六十年过去了,至今中高端数控系统及驱动装置大都依赖进口。
  
  虽然有04专项大力支持,中高档系统主要由Fanuc及西门子公司供给,中低档靠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等少数几个国内厂提供,还有一定的竞争力,其中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已成气候,去年销售额、产值比前年有较大增长,实为可喜。而多轴联动的高档数控系统生产厂华中数控、光洋等也仅数百台套,而华中数控生产中档数控系统已超千套,国产数控系统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推广困难的难题,主机厂不敢用,最终用户又不喜欢用,结果就不能产业化。
  
  没有“量”就没有“质”,成本也降低不了。这个“结”怎样解开,完全靠市场机制恐怕解决不了。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形势下,国产高档数控可能更加边缘化,机床强国之梦将遥遥无期,只能靠决策者的智慧与手段来解决。
  
  思考之四:可靠性、精度一致性和保持性是软肋
  
  用户反映数控机床大毛病不多,小毛病不少,加上维修服务跟不上,因此高端用户不敢用。04专项支持的普什宁江机床厂与重庆大学合作的可靠性研究得出的结果,中小型精密立式、卧式加工中心的初始故障频发期,大概需要三个月,而国外机床在用户使用中很少或没有初始故障,什么MTBF(无故障时间)、MTTR(维修时间)都无法与国外机床竞争。
  
  据普什宁江机床厂五六年的攻关,量产的中小型精密卧式、立式加工中心,MTBF可达到900小时,其目标为1500小时,该厂根据研究成果制订了一套保证可靠性的管理制度,又自制了40多台可靠性试验装置,把不可靠的因素消灭在厂内。
  
  我想目标一定是可以达到的,这要靠笨功夫,耐得寂寞,把一项项不可靠的因素排除掉。其结果纳入到设计、工艺、制造过程中变为规范,严格执行。再从用户得到反馈信息进行改进,这种多次内外反馈的PDCA方式,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数据,将来就能形成独特的数据库,为“问题导向”的创新提供了数字化基础。
  
  再看其他企业,据媒体报道,重型数控机床的MTBF只有200~300小时,停机对用户来说,就是不能创造价值,用户没有意见才怪。
  
  日本的Fanuc公司生产的数控系统及伺服装置,故障率有严格的统计及原因分析。据该公司2012年1~12月统计,在中国需要维修服务总台数从1月份的34.9万台,增至12月份的38.5万台,拥有量覆盖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其故障率仅为0.004~0.008件/月·台。
  
  Fanuc的创业者老稻叶先生,已90高龄,每月亲自过问及研究故障产生的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解决。我国中高档数控设备企业能出具这个数据吗?
  
  精度的一致性,即Cpk(制程能力指数,是现代企业用于表示制程能力的指标,也即某个工程或制程水准的量化反应,也是工程评估的一类指标———编者)值要达到1.33以上,这是汽车行业等大批量生产企业购买机床产品时必须考虑的,现在国产机床精度保持性不高,这些大用户不敢用国产机床及其生产线。当然还有一些其它原因,德系、日系、美系、法系、韩系合资汽车厂都使用其合作伙伴的国外机床,中国企业根本打不进这些行业中去。
  
  德、美、日、法、韩等国的汽车行业发展拉动了各自国家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惟独中国是个例外。这还需要机床工具企业卧薪尝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扭转这个局面,某些急功近利的企业领导能下决心吗?
  
  影响加工精度、光洁度的机床静动刚性、热变形、振动等基础理论,上世纪60年代北京机床研究所在样机试验中,已有成熟的规范,已做了数十种(台)机床的试验,包括高精度坐标镗床、开刃磨床等,有的在所内做,有的在生产厂做。
  
  笔者与一组同仁曾在武汉机床厂内招待所住了三个月,将德国的Kapp开刃磨与国产的开刃磨进行了静动刚性、热变形、振动等对机床加工精度及光洁度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并对国产机床提出改进意见。现在测试条件好多了,具有很多非接触式的测试仪器,如测量振动及热变形可达亚微米级,测量温度可达±0.5℃,测量噪声可以用丹麦生产的BK噪声仪加上傅立叶函数分析,可以分析噪声的来源,测量圆度可用Taylerhobson的圆度仪,并且可测出多次谐波,分析振动的来源。当时专门举办了学习班,培养各厂试验研究人员。
  
  老的机床工作者可能还会有印象,建议北京机床研究所把过去资料整理出来,举办学习班培养人员,在行业内推广。笔者去年在昆明机床厂看到其新开发的高精度数控卧镗正在做热变形试验。希望04专项的院士、教授、专家们注意,要推广这些已有的成果。当时已有补偿热变形的一些科学办法,包括对称设计,互补误差等,现在有了数控了,用动态测量的变形,完全可以用软件补偿,不是很神秘,只要老老实实去做就可以了。
  
  机床的可靠性、精度一致性及精度保持性,是制造出来的,根本上讲,取决于企业的制造工艺及管理水平,目前我国企业与日本、瑞士、德国等企业相比,差距甚远,笔者所见不少主流企业尚达不到日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水平,大家熟知的在银川的马扎克小巨人企业,我国哪一个企业能与其相比,包括排名世界前十位的沈机、大连机床集团其先进的工艺装备、严格的工艺纪律,全数字化的管理、职工的培训,差距很大,因此国际企业产品的含金量就高,也许我们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赶上他们。
分页:123
本文链接地址: www.machine35.com true 中国机床网 http://www.machine35.com/news-2016-29931.html report 八大案例揭示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现状_第3页资讯由中国机床网业界动态频道提供。中国机床网专业提供机床工具等方面的资讯,是机床商人获得机床工具信息的最佳网络平台。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业界动态频道
文本标签:机床工具
文章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声明:
如果您有机床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欢迎联系本站编辑。投稿邮箱 waker@machine35.com
凡本站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站所有,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和链接。
本站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版权、作者署名权和其它问题,并非出于本站故意,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
暂无此栏目相关资讯
    暂无推荐图片资讯
搜索 更多
推荐产品 更多
暂无推荐产品
推荐企业 更多
暂无推荐公司!
热点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