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全球金属加工机床制造业总体已走出衰退,2010年世界28个主要机床生产国家和地区产值达663亿美元,比2009年547亿美元产值增长了21%。2009年产值比2008年下滑三分之一。
  中国继续起着主导作用。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最大机床消费国和进口国,从2009年起,又成为世界第一大生产国。2010年中国机床生产增长迅猛,在全球产值中占比达31%。由于内需强劲,中国机床市场主要在国内,出口相对很少。
  日本机床工业在经历了2009年59%的惨重衰退之后全面反弹,重返机床第二大生产国的位置。德国在2009年受到的金融危机冲击不如日本严重,2010年产值继续下滑10%,位列第三位。美国机床产值仍在严重下滑,已跌至第八位,在意大利、韩国、中国台湾和瑞士之后。
由于生产和进口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中国的机床消费继续扩大,达到了284.8亿美元,成为世界最大机床消费国。以金额计算,全球每消费十台机床就有近五台在中国。列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别是德国50亿美元,美国27亿美元。
  二、世界机床生产开始反弹
  在过去两年,世界机床生产呈拉锯式增长。2009年全球28个主要机床生产国家和地区机床产值下跌了32%。由于主要机床生产国家和地区经济正在复苏,2010年机床交货值达到了663亿美元,与2009年547亿美元相比,增长了21%。整体趋势和具体地区产值情况分别见图1和表1。
表1. 2010年世界主要机床生产国家和地区产值前十位
(单位:百万美元)
| 
 国家/地区  | 
 2010 (估算)  | 
 金切占比%  | 
 成形占比%  | 
 2009 (修正)  | 
 同比  | |
| 
 1  | 
 中国  | 
 20,910.00  | 
 74%  | 
 26%  | 
 15,300.00  | 
 35%  | 
| 
 2  | 
 日本  | 
 11,841.70  | 
 89%  | 
 11%  | 
 7,007.00  | 
 69%  | 
| 
 3  | 
 德国  | 
 9,749.90  | 
 70%  | 
 30%  | 
 10,800.10  | 
 -10%  | 
| 
 4  | 
 意大利  | 
 5,166.40  | 
 53%  | 
 47%  | 
 5,242.20  | 
 -1%  | 
| 
 5  | 
 韩国  | 
 4,498.00  | 
 69%  | 
 31%  | 
 2,758.00  | 
 63%  | 
| 
 6  | 
 中国台湾  | 
 3,803.30  | 
 77%  | 
 23%  | 
 2,266.40  | 
 68%  | 
| 
 7  | 
 瑞士  | 
 2,185.40  | 
 84%  | 
 16%  | 
 2,164.50  | 
 1%  | 
| 
 8  | 
 美国  | 
 2,026.20  | 
 72%  | 
 28%  | 
 2,218.90  | 
 -9%  | 
| 
 9  | 
 奥地利  | 
 908.9  | 
 64%  | 
 36%  | 
 897.4  | 
 1%  | 
| 
 10  | 
 西班牙  | 
 812  | 
 66%  | 
 34%  | 
 1,035.90  | 
 -22%  | 
| 
 小计  | 
 61,901.80  | 
 49,690.40  | 
 25%  | |||
| 
 总计  | 
 66,328.90  | 
 54,711.70  | 
 21%  | 
图1. 2001-2010年世界机床产值
有些国家起伏幅度相当大,如日本,2009年下滑很严重,但2010年反弹高达69%,重新夺回金属加工机床产值全球第二的位置。 
  德国2010年的订单也有所回升,但主要还是专用机床和大型高档成套设备等交货期较长,可能拖到2011年才交货的产品。由于配套件供应问题以及劳动力紧缺,德国机床产值同比还降低了10%。预计德国的反弹会相对滞后一些。意大利和瑞士的情况也基本相同。 
  在全球机床制造业里,最令人惊叹的还是中国,她再次成为第一大机床生产国。 
  2010年中国机床产值209亿美元,同比增长35%,占世界28个主要机床生产国家和地区总产值663亿美元的31%。 
  中国制造业在十多年前开始迅速增长,激起对生产设备的大量需求。自2002年,中国就成为世界机床第一大消费国,并保持至今。中国机床大量进口,2002-2005年期间,进口机床在中国机床消费中,平均占62%。2006-2010年期间,中国国内机床企业和一些外资机床企业逐步扩大市场份额,2010年进口机床在消费中占比为33%。 
  三、进出口 
  中国机床出口增长了31%,达到18.5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六位。但是中国机床出口仅占产值的9%,远低于世界其他主要机床生产国和地区。一个原因是企业国内订单饱满,另一原因可能是中国在开拓国际机床市场的力度和渠道还不够。 
2009年日本出口排名位居德国之后,由于德国2010年出口轻微下滑,而日本机床出口暴增86%,致使日本再次跃居世界最大机床出口国。
表2. 2010年世界机床出口前十位排名
(单位:百万美元)
| 
 国家/地区  | 
 2010 (估算)  | 
 2009 (修正)  | 
 同比  | 
 出口率*  | |
| 
 1  | 
 日本  | 
 7,832.70  | 
 4,215.90  | 
 86%  | 
 66%  | 
| 
 2  | 
 德国  | 
 6,623.60  | 
 7,247.30  | 
 -9%  | 
 68%  | 
| 
 3  | 
 意大利  | 
 3,298.50  | 
 3,335.80  | 
 -1%  | 
 64%  | 
| 
 4  | 
 中国台湾  | 
 2,995.10  | 
 1,739.90  | 
 72%  | 
 79%  | 
| 
 5  | 
 瑞士  | 
 1,821.10  | 
 1,832.00  | 
 -1%  | 
 83%  | 
| 
 6  | 
 中国  | 
 1,850.00  | 
 1,410.00  | 
 31%  | 
 9%  | 
| 
 7  | 
 韩国  | 
 1,678.00  | 
 1,212.00  | 
 38%  | 
 37%  | 
| 
 8  | 
 美国  | 
 1,380.40  | 
 1,235.20  | 
 12%  | 
 68%  | 
| 
 9  | 
 奥地利  | 
 726.6  | 
 657.4  | 
 11%  | 
 80%  | 
| 
 10  | 
 西班牙  | 
 601.4  | 
 767.6  | 
 -22%  | 
 74%  | 
(*出口率=出口额/产值)
表3. 2010年世界机床进口前十位排名(单位:百万美元)
| 
 国家/地区  | 
 2010 (估算)  | 
 2009 (修正)  | 
 同比  | 
 进口率*  | |
| 
 1  | 
 中国  | 
 9,420.00  | 
 5,900.00  | 
 60%  | 
 33%  | 
| 
 2  | 
 美国  | 
 2,106.50  | 
 2,261.90  | 
 -7%  | 
 77%  | 
| 
 3  | 
 德国  | 
 1,907.60  | 
 2,245.70  | 
 -15%  | 
 38%  | 
| 
 4  | 
 韩国  | 
 1,444.00  | 
 1,133.00  | 
 27%  | 
 34%  | 
| 
 5  | 
 印度  | 
 1,250.00  | 
 939  | 
 33%  | 
 72%  | 
| 
 6  | 
 俄罗斯  | 
 u1,069.1  | 
 1,022.70  | 
 5%  | 
 86%  | 
| 
 7  | 
 墨西哥  | 
 u916.4  | 
 c916.4  | 
 0%  | 
 90%  | 
| 
 8  | 
 意大利  | 
 900.8  | 
 892.7  | 
 1%  | 
 33%  | 
| 
 9  | 
 巴西  | 
 u897.2  | 
 c897.2  | 
 0%  | 
 60%  | 
| 
 10  | 
 中国台湾  | 
 697.3  | 
 340.9  | 
 105%  | 
 46%  | 
(*进口率=进口额/消费额;u =上年数据按当年汇率折算
  日本、德国、以及位列出口第三位的意大利,其机床出口占生产比例均在66%左右。
从表2最右一列和表3最右一列可以看出各个国家作为机床出口供应商和机床进口买家的地位和状态。但是这些比例数据也有个别例外情况,例如比利时,由于大量转口贸易,许多进口机床再次出口到其他地区,因此,其进口额远高于消费额。同样,出口到这些转口贸易国家,也很容易使出口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总额超过生产总额。
  美国市场比较开放,机床进口在消费中占比达77%,2010年尽管进口略微下降,但仍排在中国之后为世界第二大机床进口国。以后依次为德国、韩国、印度。美国机床出口增长12%,贸易逆差7.26亿美元,比2009年逆差有所减少,2009年逆差曾高达10亿美元。28个国家的具体情况详见表4。
表4. 28个国家和地区的机床贸易不平衡状况 单位:百万美元 
| 
 国家地区  | 
 2010  | 
 2009  | |
| 
 1  | 
 日本  | 
 7,396.40  | 
 3,767.50  | 
| 
 2  | 
 德国  | 
 4,716.00  | 
 5,001.70  | 
| 
 3  | 
 意大利  | 
 2,397.70  | 
 2,443.10  | 
| 
 4  | 
 中国台湾  | 
 2,297.80  | 
 1,399.00  | 
| 
 5  | 
 瑞士  | 
 1,361.10  | 
 1,255.40  | 
| 
 6  | 
 奥地利  | 
 421  | 
 263.9  | 
| 
 7  | 
 西班牙  | 
 317.9  | 
 478.3  | 
| 
 8  | 
 韩国  | 
 234  | 
 79  | 
| 
 9  | 
 捷克  | 
 218  | 
 207  | 
| 
 10  | 
 英国  | 
 69.5  | 
 57.2  | 
| 
 11  | 
 荷兰  | 
 55.6  | 
 55.6  | 
| 
 12  | 
 芬兰  | 
 53  | 
 -13.9  | 
| 
 13  | 
 比利时  | 
 50.3  | 
 44.5  | 
| 
 14  | 
 瑞典  | 
 -4.4  | 
 -232.9  | 
| 
 15  | 
 丹麦  | 
 -5.3  | 
 -5.6  | 
| 
 16  | 
 葡萄牙  | 
 -47.7  | 
 -50.1  | 
| 
 17  | 
 阿根廷  | 
 -107.8  | 
 -119.2  | 
| 
 18  | 
 澳大利亚  | 
 -120.9  | 
 -148  | 
| 
 19  | 
 罗马尼亚  | 
 -169.4  | 
 -177.8  | 
| 
 20  | 
 法国  | 
 -177.5  | 
 -293.4  | 
| 
 21  | 
 土耳其  | 
 -279  | 
 -138.9  | 
| 
 22  | 
 加拿大  | 
 -323.6  | 
 -304.4  | 
| 
 23  | 
 美国  | 
 -726.1  | 
 -1,026.70  | 
| 
 24  | 
 巴西  | 
 -774.1  | 
 -774.1  | 
| 
 25  | 
 墨西哥  | 
 -880.1  | 
 -880.1  | 
| 
 26  | 
 俄罗斯  | 
 -1,003.30  | 
 -959.7  | 
| 
 27  | 
 印度  | 
 -1,215.00  | 
 -927  | 
| 
 28  | 
 中国  | 
 -7,300.00  | 
 -4,490.00  | 
(+为顺差,-为逆差)
  四、消费
  十年前,美国是世界最大机床消费国,远高于第二位的德国。这以后,美国机床消费逐年下滑,2010年消费27.5亿美元,同比减少15%,从2009年的全球机床消费排名第三位跌至第六位。消费额仅为最高年份2000年67.7亿美元的五分之二。
  从机床消费情况来判断,中国作为最大机床生产国、进口国和消费国并没有经历衰退。2010年中国机床消费同比增长43%,达到令人难以相信的284.8亿美元。从而,中国的机床消费占世界28个主要机床生产国家和地区消费总和的48%。详见表5。
表5. 2010年世界机床消费前十位排名
| 
 国家/地区  | 
 2010 (估算)  | 
 2009 (修正)  | 
 同比  | |
| 
 1  | 
 中国  | 
 28,480.00  | 
 19,790.00  | 
 35%  | 
| 
 2  | 
 德国  | 
 5,033.90  | 
 5,798.40  | 
 -13%  | 
| 
 3  | 
 日本  | 
 4,445.30  | 
 3,239.50  | 
 37%  | 
| 
 4  | 
 韩国  | 
 4,264.00  | 
 2,679.00  | 
 59%  | 
| 
 5  | 
 意大利  | 
 2,768.70  | 
 2,799.10  | 
 -1%  | 
| 
 6  | 
 美国  | 
 2,752.30  | 
 3,245.60  | 
 -15%  | 
| 
 7  | 
 印度  | 
 1,740.00  | 
 1,205.00  | 
 44%  | 
| 
 8  | 
 中国台湾  | 
 1,505.50  | 
 867.5  | 
 74%  | 
| 
 9  | 
 巴西  | 
 u1,488.3  | 
 1,488.30  | 
 0%  | 
| 
 10  | 
 俄罗斯  | 
 1,243.00  | 
 1,189.00  | 
 5%  | 
| 
 总计  | 
 59,586.40  | 
 50,201.30  | 
 19%  | 
(u = 上年数据按当年汇率折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