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圆磨床的行星式内圆磨削:工件固定不转动,砂轮除绕自身轴线高速旋转完成主运动外,还绕着工件孔中心作公转,以实现圆周进给运动。工件支承在滚轮和导轮上,压紧轮使工件紧靠导轮,并由导轮带动旋转,实现圆周进给运动。工件支承在滚滚轮和导轮上,压紧轮使工件紧靠导轮,并由导轮带动旋转实现圆周进给运动,磨削轮除完成旋转主运动外,还作纵向进给运动和周期的横向进给运动。加工循环结束时,压紧轮沿箭头方向摆开,以便装卸工件。为适应磨削不同长度的内孔,接长杆可以更换。但由于受内圆磨具结构限制,接长杆轴径较细,且悬伸又较长,因此刚度较差,是内圆磨具中刚度最薄弱的环节
内圆磨具是磨内孔用的主轴部件,它做成独立部件,装在支架孔中,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更换。因磨削内圆的砂轮直径较小,要达到足够的磨削线速度,就要求砂轮轴具有很高的转速。为使砂轮轴在高转速下运转平稳,砂轮轴轴承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寿命,故砂轮轴前后各用两个D级精度的角接触球轴承支承,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弹簧通过套筒顶紧轴承的外圈产生预紧。这种结构能利用弹簧自动消除因砂轮轴热胀伸长或轴承磨损后产生的影响使轴承保持稳定的预紧力,以保持轴承的刚度和寿命。
自动测量装置于1908年开始应用到磨床上。到了1920年前后,无心磨床、双端面磨床、轧辊磨床、导轨磨床,珩磨机和超精加工机床等相继制成使用;50年代又出现了可作镜面磨削的高精度外圆磨床;60年代末又出现了砂轮线速度达60~80米/秒的高速磨床和大切深、缓进给磨削平面磨床;70年代,采用微处理机的数字控制和适应控制等技术在磨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磨床的安全防护:磨削加工应用较为广泛,是机器零件精密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由于磨床砂轮的转速很高,砂轮又比较硬、脆、经不起较重的撞击,偶然的操作不当,撞碎砂轮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磨削加工的安全技术工作显得特别重要,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操作要精神集中,保证万无一失。此外,磨削时砂轮的工件上飞溅出的微细砂屑及金属屑,会伤害工人的眼睛,工人若大量地吸入这种尘末则对身体有害,也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磨削加工时应注意如下的一些安全技术问题。
开车前应认真地对机床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对操纵机构、电气设备及磁力吸盘等卡具的检查。检查后再经润滑,润滑后进行试车,确认一切良好,方可使用。
装卡工件时要注意卡正、卡紧,在磨削过程中工件松脱会造成工件飞出伤人或撞碎砂轮等严重后果。开始工作时,应用手调方式,使砂轮慢些与工件靠近,开始进给量要小,不许用力过猛,防止碰撞砂轮。需要用挡铁控制工作台往复运动时,要根据工件磨削长度,准确调好,将挡铁紧牢。 更换砂轮时,必须先进行外观检查,是否有外伤,再用木锤或木棒敲击,要求声音清脆确无裂纹。安装砂轮时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装配,静平衡调试后进行安装,试车,一切正常后,方可使用。工人在工作中要戴好防护眼镜,修整砂轮时要平衡地进行,防止撞击。测量工件、调整或擦拭机床都要在停机后进行。用磁力吸盘时,要将盘面、工件擦净、靠紧、吸牢,必要时可加挡铁,防止工件移位或飞出。要注意装好砂轮防护罩或机床挡板,站位要侧过高速旋转砂轮的正面。
注: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傲立机床网”上看到的,谢谢!